|咨询电话

027-85516152 (工作日日间)
15327190618 (夜间节假日)

科普知识

News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普知识

创伤外科小科普—蛇咬伤篇

发布时间:2025-03-22 来源:原创文章 作者:本站编辑
字号:

每年春暖花开或深秋硕果的时候,出游踏青、野外探险往往是很多人的喜欢的出游方式,但是大家要注意了,这个时候也是蛇结束冬眠或即将进入冬眠的时候,大家都知道,有的毒蛇咬伤之后,在数小时内就可能会危及伤者的生命。因此,如何做好蛇咬伤的防治,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,应该是大家都需要了解的自救创伤小常识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蛇咬伤吧。

自然界中的蛇有上千种,但只有其中一部分是有毒的。无毒蛇咬伤后,只在人体外伤处皮肤留下细小齿痕,有轻度刺痛,有的会起小水疱,但通常都没有全身性反应,这种蛇咬伤可以做简单清创处理,一般没有不良后果。

然而如果是毒蛇咬伤之后,那可就不一样了,毒蛇咬伤如果不及时救治,轻则肢体肿胀、疼痛、感染,重则肢体坏死而截肢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我们最需要警惕的是毒蛇的咬伤,那我们如何区分毒蛇和无毒蛇呢?

实际上,毒蛇和无毒蛇在很多方面有着巨大差异,毒蛇头部多呈三角形,蛇身有彩色花纹,尾短而细。最重要的鉴别点在蛇的毒牙上,毒蛇通常有一对长而大的毒牙,部分毒蛇还有2-4对副毒牙,毒牙连接着后方的毒腺,蛇咬伤时,毒腺内的毒液就会通过牙齿注入猎物体内。而无毒的蛇没有毒牙,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。一般无毒蛇咬伤,局部仅留下2-4行成排的均匀且细小的齿痕,毒蛇咬伤后,伤口的局部常留有一对或二到四对比较大而深的毒牙痕迹。

毒蛇咬伤后会造成怎样的损伤呢?我们要先来说说蛇的毒素,不同的毒素会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,蛇的毒素主要分两大类,一种是血液毒素,例如竹叶青、蝰蛇和龟壳花蛇等咬伤。伤口局部剧痛肿胀迅速向近心端蔓延伴有出血、水疱、坏死等;全身皮肤淤斑、鼻出血等;可因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。另一种是神经毒素,例如金环蛇,银环蛇及海蛇等咬伤,局部表现可不明显,仅有麻胀感;全身症状表现为1-3小时后开始出现疲乏无力、头昏、啫睡、流涎;吞咽困难、视力模糊;呼吸困难,专甚至呼吸停止。此外还有混合毒素,例如蝮蛇,眼镜王蛇和眼镜蛇等咬伤。局部和全身症状均较严重。可因呼吸麻痹,循环衰竭、肾功能衰竭而死亡。少数的毒蛇还有其他毒素,比如海蛇,它有细胞毒素,可以直接损伤细胞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。不同的毒蛇含有的毒素也不尽相同,因此,不同类型的蛇咬伤后,它的临床表现也并不尽相同。

大家都知道,毒蛇咬伤如果不及时救治,有可能危及生命,那我们该如何避免被蛇咬伤呢?首先,蛇冬季会冬眠,较少活动,蛇活动活跃的时间通常在每年的4-10月,即使冬眠的蛇如果受到足够的惊扰,也会咬人。其次,我们要知道,湿热地带的平原丘陵、山地的森林中,近水域的水塘边、溪流边或山坡岩洞内,草丛、乱石堆及人迹较少的野外均是毒蛇容易出没的地方。在这些区域活动,更要准备好防蛇的准备措施,在蛇出没的地方不要光脚或仅穿裸露的凉鞋、拖鞋,要尽可能穿长裤和皮靴,这样可以将蛇咬伤造成的损伤明显降低。此外,在野外、森林、草丛等高危场所活动时,最好手持长棍在前方探路,我们说的打草惊蛇,就是可以帮助我们赶走部分的毒蛇。还有当有大石或巨木挡路或者路过不明洞穴时,要谨慎绕行而不要直接跨过,因为在这些大石后面或是洞穴中是有可能有毒蛇栖息的。对于情况不明的石头或洞穴不要轻易翻开或伸入探查,最后大家要注意不要轻易尝试抓蛇或逗蛇,即使已经死去的蛇,也要小心谨慎,不要轻易靠近毒蛇头部。因为即便是死去的蛇,在最初的2-3小时内,神经细胞并不会完全死亡,也有可能出现反射性的咬人情况,所以常有“死蛇也咬人”的说法。

常常说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,即使我们做好了各种各样的防蛇准备工作,但我们仍有可能无法避免被蛇咬伤,那被蛇咬伤之后我们该怎么做呢?实际上,我们普通大众能够采取的措施,主要是现场急救。主要是为了尽量延缓组织器官对毒素的吸收在到达医院前维持生命、防止并发症,同时避免造成二次伤害。那具体该如何进行实施呢?

①消除伤者的紧张、焦虑情绪,切忌奔跑活动。任何躁动、行走、奔跑都会使血液循环加速,增加毒素的吸收。如有可能可以让伤者平躺休息,最大限度减少活动。

尽早拨打急救电话求救,获得专业的医疗救护,可以极大缩短确定性治疗的开始时间,获得最佳治疗效果。

受伤肢体的局部处理:我们有很多传统措施如止血带扎紧近心端、切开伤口扩创、用嘴吸吮伤口、局部电击和冰敷等等,这些治疗的益处远小于其造成的二次伤害,因此现已不再推荐。现在推荐的受伤肢体局部处理方法1快速简单冲洗伤口,减少伤口污染但冲洗时要注意动作轻柔,不要挤压、按摩伤口,这些动作都会增加毒素的吸收。此外冲洗的水要尽量清洁。2应尽早取下患肢的首饰如戒指、手镯等,避免患肢肿胀时无法取下而造成肢体远端缺血坏死。3使用束缚带绑扎患肢近心端。理想的束缚带应该是一条宽约10厘米的宽带,施加的压力应该足以阻断浅表静脉(不影响深静脉及动脉血液的循环)和淋巴回流来减慢和延缓毒素的吸收,一般来说,束缚带与皮肤之间以能够插入一根手指为宜,并且要根据伤者患者肿胀进展的情况适当的进行调整,绑扎的时间直到可以使用抗蛇毒血清之后,我们才能松开束缚带。但要注意了,束缚带不要使用鞋带、细绳、止血带等较细的绳索,这类绳带太细,容易压迫局部组织,造成局部组织坏死,绑扎也不宜过紧,太紧会阻断动脉的循环,造成肢体远端缺血坏死。4、对患肢使用夹板或三角巾悬吊固定,从而进一步减少肢体活动,减少毒素吸收。也有资料显示被毒蛇咬伤后5min内用毒素吸出器对伤口进行吸引如伤口局部拔火罐,并将毒素吸出器保持在原位30分钟,可能是有利于毒素的排出,但切记不要用嘴吸吮伤口。现场的时候,我们可以对伤口局部进行拔火罐的方法,来达到这样的一些目的。

被毒蛇咬伤后不能喝酒,酒精会加快毒素向全身蔓延。记录蛇的资料,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,都按毒蛇的方法处理。

现场急救的方法主要便是这些,在我们完成现场快速急救之后,还应该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确定性治疗,比如注射抗蛇毒血清等等,但在转运的时候,我们仍然要注意,尽可能避免伤者进行自主活动,尤其是患肢的活动,尽量抬送或者使用其他的工具来转运伤者,避免伤者自行行走。

结语

在本章我们了解了蛇咬伤的紧急处理,相较于治更注意防。人间朝暮,叶落惊秋,转眼间夏天成为了故事,秋天成为了风景。登高望远,湖边野餐,也要注意山高水深,出行安全。